蘋果新產品呼之欲出 頭戴裝置商機起飛

全球裝置銷售量逐年看漲

財訊雙週刊

過去一年,從Google、Meta到蘋果,都積極和臺灣合作,共同發展可融合實境與虛擬資訊的混合實境裝置。台積電、和碩累積多年的技術突破,即將成為這場競爭中的最強軍火商。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對於即將起飛的頭戴裝置有完整解析,《財訊》從國際大廠到台廠技術布局都有深入報導,提供讀者提前進入另一個科技新世界。

《財訊》報導指出「2023年最值得看的電子產品,就是蘋果眼鏡!」前外資分析師、騰旭投資投資長程正樺透露,傳聞的蘋果頭戴式裝置將在2023年正式出貨。

程正樺解釋,這部裝置大約300到400公克,「它其實就是一台Mac,你到任何咖啡店坐下來,戴上這個裝置,眼前就會出現虛擬的螢幕和鍵盤、滑鼠,然後你就可以開始做事情了!帶著這個小小的裝置,要雙螢幕、三螢幕,都沒有問題。」他說,這個裝置還是一個「有表情」的裝置,它會透過向內的4個鏡頭偵測你的表情,再透過裝置在正前方的螢幕,把你的表情投射給別人看,「你要把眼睛放大、戴假睫毛,都可以!」

今年這款裝置的出貨量只有50萬台,程正樺預期,今年的產品只有宣示意義,「後年就可能會推出簡化後的版本,直接衝1000萬台以上!」這意味著頭戴式裝置將會迎來大成長嗎?全球電子組裝大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接受《財訊》採訪時表示,現在產業正在慢慢爬坡,很多產品還不夠實用,今年也難見到亮點產品,「但未來3年市場將加速成長,曲線走勢將更加陡峭。」

過去一年,布局AR/MR相關裝置的大廠愈來愈多,而且產品價格還愈來愈高。最積極的公司是Meta,2022年,他們首次推出混合實境裝置Quest Pro,看上去像是VR頭盔,但裝上了能看到外界的顯示鏡頭,要價約為台幣5萬元。而業界中最早跨入MR裝置者,應屬微軟,主攻企業市場。戴上微軟的HoloLens,只要將雙手伸出去,AI就會自動識別手的位置,再將右手放在左手的手腕上,眼前就會浮現操控介面,在微軟的設計中,透過這樣的裝置,遠端的專家就能透過HoloLens的鏡頭,直接看到現場狀況,指揮現場人員解決問題。

去年10月,微軟宣布將旗下Mesh for Teams軟體供Meta生產的設備使用,用戶可以隨時呼叫專家在虛擬空間裡直接討論設計,像在同一個會議室裡一樣討論,擴張微軟在市場的影響力。然而,最值得注意的則是Google,2022年5月,Google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自家年度大會最終拿出來的驚喜,是一支AR眼鏡原型機。Google並沒說何時要推出這副AR眼鏡,但過去一年,Google在台灣的相關布局愈來愈多,一年前,Google買下台灣和蓮光電,而和蓮研發的晶片,可結合Micro LED、Micro OLED,用來打造AR眼鏡用的微型投影機。

今年,或許你還無法看到蘋果相關裝置大爆發,但相關技術和資源正累積到臨界點。從這些大廠布局可看出,如果蘋果出手,將引爆新一波競爭,有可能像當年推出Apple Watch一樣,把原來不被看好的穿戴式裝置,發展成電子產業的新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