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聯手工程師 看見未來醫院

財訊雙週刊

2022年可說台灣醫療數位化元年,四大醫療法規鬆綁之後,「未來醫院」的輪廓愈來愈清晰。在台灣強大科技力的串聯下,「未來醫院」將集軟硬體、數據、服務於一體,不僅可大幅提升服務品質,整個醫療行為也開始「去中心化」。這不僅讓民眾受惠,未來醫院也能與科技廠聯手拓展國際市場。

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製作「看見未來醫院」專題,深入報導在醫療法規大幅鬆綁後,科技大廠與醫院聯手打造智慧醫院的最新動態,並解析背後蘊含的商機。

2022年12月舉行的台灣醫療科技展上,穿梭其間來自東協的參訪團,格外引人注目;多達數百名的訪客裡,許多都是當地的醫院院長,特地來台灣尋找用科技力提升醫療競爭力的機會。

台灣的科技能量世界頂尖,醫療實力也沒話說,但根據行政院的報告,2021年台灣數位醫療營業額455億元,僅約15億美元,與國際市調機構統計的2021年全球數位醫療市場達近2000億美元相比,台灣市占不到1%。

2022年在四大醫療相關法規公布後,台灣數位醫療產業終於迎來了新紀元。科技部前部長陳良基急切地提醒,這次如果沒有抓緊機會,發揮科技與醫療兩股力量的加乘作用,台灣以後恐淪為「國際數位醫療殖民地」。

數位醫療商戰開打

外資高盛曾預估,AI對全球醫療產業的貢獻,2025年單是醫療大數據應用在電子病歷與影像診斷,一年就能節省280億美元,對於全球苦於醫療成本高漲、就醫平權的問題,數位醫療的確是解方之一。

根據《財訊》報導指出,整個數位的應用,理想狀況下會滲透到所謂的「三段五級概念」,也就是保健、醫療、照護三段,加上健康管理、預防、診斷、治療、預後復健五級。這是一場醫療照護的革命,未來醫療會是一個集結軟體、硬體與服務的生態系,有穿戴裝置、有App、有數據、有AI、有機器人⋯⋯。這個大工程,資金雄厚的科技業,最有機會成為集生態系大成者。

爭奪數位醫療市場大餅,歐美科技大軍紛紛跨入醫療領域;時勢所趨,近兩年台灣科技大廠也積極與醫院聯手,工業電腦大廠研華的智慧病房解決方案,有七成的醫學中心、區域醫院與之合作;AI輔助判讀與預測模組,也獲得成大醫院、台中榮總、馬偕的採用。

就市場規模而言,台灣科技廠與醫院攜手練兵,最終目的還是要走出海外。一位科技大廠主管指出,近年數位醫療市場崛起,歐美大廠本就占有先機,而中國在一六年發布《健康中國二○三○》綱要後,醫藥產業進步快速,台商在中國大陸已難競爭,台灣現在唯一的優勢是在東協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