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科技不僅能帶動產業發展,也能為推動社會公益注入服務新力量!工研院今(12/6)日舉辦「2022科技公益經驗分享交流研討會」,分享輕便易攜的「手持式超音波」、即時供水的「免電力重力式淨水裝置」、能將尿液變電能的「微生物燃料電池」、及同仁翻山越嶺送電到花蓮原民部落的案例,並邀請長榮大學、東華大學等機構團體相互交流,分享以科技關懷社會的經驗,期能啟發更多科技公益的好點子,擴散科技服務公益的能量。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近年疫情肆虐、夏季高溫、大旱缺水,極端氣候下大自然的反撲,個人、產業、乃至國家,沒有人是局外人。面對這些災害威脅,首當其衝的往往是社會上的弱勢族群。為此,工研院在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用心了解、深入觀察社會需求,運用科技研發能量,盼能解決急難救助問題,服務弱勢偏鄉。投入社會公益11年以來,工研院已有超過90項科技運用於公益的提案,累積超過2萬人天的志工投入。期透過研討會與各界討論交流,能再擴大科技應用能量,讓科技化身溫暖陽光,照亮社會每個角落。
研討會中工研院分享各項科技公益成果。在健康樂活方面,超音波頸動脈血管檢查,可有效預測心血管疾病機率,達到提早發現,及早預防的目標。但因傳統超音波設備體積較大,病患需至醫院才能做檢查,工研院以自行研發之手持式超音波技術「ITRI SONO」,攜手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為雲林縣土庫鎮居民進行社區檢測,提前發現動脈硬化、斑塊、血管狹窄,降低中風風險,讓社區篩檢服務更完善周全。
在永續環境方面,工研院協助明德社區公共廁所、長榮大學珍古德環境教育中心,各建立一套整合尿液微生物燃料電池及乾式生態化廁所,將尿液轉換成電能,達到淨化、產能及資源再利用目的。此技術除可保護明德水庫水質,用作國際學生環境教育設施,還能鼓勵學生將此設施引進非洲國家,協助當地解決水污染、電力缺乏及肥料不足等問題。另外,針對偏鄉淨水問題,工研院也開發「免電力重力式淨水裝置」,具有操作簡單、耗材易更換、不易故障等特點,可依不同原水水質,結合生物網膜(BioNET)技術或砂濾做前處理,降低淨水薄膜負荷,未來將隨慈善公益團體前往開發中國家,協助提供潔淨飲水。
科技不是城市專屬,更應注入永續概念,向偏鄉擴散。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花蓮縣秀林鄉大同、大禮部落,位於海拔逾千公尺山區,尚有20餘戶太魯閣族人留在山上務農及經營民宿,因車輛無法抵達,未能布建電力系統,有「黑暗部落」之稱,工研院與東華大學、長利科技與聯合再生能源,於今年中秋節前,將重達百斤以上的電力系統設備送進部落,完成首座5 kW級獨立型太陽能供電系統的設置,並傳授基礎維運技術給當地家戶,讓部落有效運用太陽光電系統,實現更長效穩定的綠色電力,與大自然共存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