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得訪視苗栗窯場 期許後生投入 陶業永續傳承

為保存傳統技藝產業,打造地方特色,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今(27)日下午前往苗栗縣訪視銅鑼窯與春田窯。李主委表示,傳統陶藝可導入客家元素,研發創新作品,進一步擴大產值並吸引後生投入傳習,讓產業永續傳承。

苗栗地區黏土品質良好,光輝時期曾有多達13家窯場,但由於燒製陶器過程辛苦,許多老窯場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超過50年歷史的「銅鑼窯」位於苗栗縣銅鑼鄉,第三代接班人張維翰將傳統技法加入新思維,創作生活陶、柴燒陶,甚至取得台灣菸酒公司標案,生產全台最大釀酒陶甕,成功打開銅鑼窯的知名度。

李主委在訪視後表示,張維翰以「手擠胚」捏塑酒甕與許多創新陶製品,令人耳目一新,但「手擠胚」技法卻面臨可能失傳的困境,客委會辦理「客家技藝傳習與創生示範計畫」,不僅補助傳習生薪資,也協助改善其工作環境,並改善窯場建物,為老窯場創造生機,「人流來了就能帶進錢財,傳統技藝也就能保存下來」。

隨後,李主委前往三義鄉訪視「春田窯」。春田窯創立迄今已有30餘年,從原本以發揚客陶柴燒創作為主窯場,在創辦人廖增春堅持與多年努力下,已發展成兼具提供客庄陶藝創作教學、客家特色餐飲及農業休閒體驗的綜合型鄉村文創體驗園區。

李主委強調,對陶業而言,除了生活陶與藝術陶,還可思考如何導入客家元素與美學,例如大甕的設計可以配合客家食材常見的醃漬與釀造工法,或透過產學合作,運用科技研發新的材料,來擴大陶製品的產值,期能創造後生投入誘因,保存珍貴的傳統技藝,讓苗栗陶業永續傳承。

客委會指出,「客家技藝傳習及創生示範計畫」以「場域輔導類別」與「習藝輔導類別」兩大重點類別,藉由盤點技藝匠師、客家工藝、文化創意、地方創生等主軸加以輔導,促進客家產業多元發展。

0327-10327-3

0327-2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