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於1/29展出《法華經》及其美術作品

報新聞/編輯部

《法華經》是佛教大乘初期的典籍,約成立於西元1世紀前後的印度。在《法華經》中,釋迦牟尼佛透過不同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宣說人人都能獲得跟佛陀一樣的圓滿智慧,並要眾人相信自己有這樣的潛力。

經中亞絲綢之路,《法華經》自西元3世紀傳入中國,逐漸受到推崇,之後更普及韓國、日本。法華信仰可說是東亞佛教文化圈的一大特色。而其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更被東亞佛教徒日常唸誦,對觀音信仰在東亞的盛行,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再者,《法華經》推崇寫刻佛經與造像,也因此造就了相當數量的美術遺存。以院藏佛教典籍而言,《法華經》也是數量最多的一部。

此次展覽借此傳統亦分為三大單元,

「序分」介紹《法華經》這部典籍,說明該經宣講的地點、參與人物等背景

「正宗分」介紹《法華經》在美術表現上的幾個重要主題與類型,闡明該經教義或細說修行途徑

「流通分」則呈現《法華經》歷來的宏揚與流傳,試圖透過典籍與美術,呈現這部千餘年來激勵、感染東亞人心的佛典及其在美術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