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掃描可預測II型糖尿病

【本報訊】(記者張家偉)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日前發佈的 一項初步研究顯示,測量眼球晶狀體相關物質水準的變 化,可預測一個人未來患上II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不過, 相關技術還需要更深入的臨床研究來驗證。  此前有研究顯示,II型糖尿病從發病到確診可能會有最 長達10年的延遲,因此儘早發現和及時干預很有必要, 有助於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埃克塞特大學研究人員設計的新方法主要是利用一種新開發的生物顯微鏡,通過光線的反射來測量眼球晶狀體中 的自體螢光水準,從而衡量出眼部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的 水準。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水準的上升會助推多種疾病發 生,其中包括糖尿病的併發症。

在這項試驗中,團隊讓20名II型糖尿病患者、20名糖 尿病前期患者以及20名年齡相近的健康人士接受包括上 述晶狀體自體螢光水準測量在內的一系列檢查。結果顯 示,II型糖尿病患者眼部的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水準顯著 升高,而糖尿病前期患者眼部的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水準 出現一定程度升高。團隊因此認為,測量眼球晶狀體晚期 糖基化終末產物水準的變化,能夠用於評估出哪些人未來 會患上糖尿病。

領銜這項研究的埃克塞特大學學者米特拉‧塔瓦庫利 說,儘管這是一項初步研究,但是這個新的工具有可能用 於及早檢測和診斷糖尿病並更好地評估治療效果,不過還 需要更大規模和更長期的臨床試驗來進行驗證。

這篇文章 眼部掃描可預測II型糖尿病 最早出現於 中國醫藥導報

author avatar
編輯部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