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00萬身價的9999純金珊瑚壺沖泡武夷雀舌

文/攝影:吳德亮

印象中,「雀舌」大多為綠茶,且多指嫩芽焙制的上等茶,因形狀小巧似雀舌而得名,香氣特別獨特濃郁,早在唐代就有大詩人劉禹錫詩曰「添爐烹雀舌,灑水浄龍鬚」。其中較著名的有蒙山雀舌、巴山雀舌、峨眉山雀舌、武夷雀舌、貴州雀舌、蒲江雀舌、金壇雀舌、浙江雀舌等。不過今天無垢大師陳念舟帶來的「武夷雀舌」卻是不折不扣的青茶類武夷岩茶,據說古時即作為貢茶中的極品。


陳大師同時也帶來了他最新作品:以15台兩(562.5克或26.4555盎司)9999純金鍛造的一把「金珊瑚」壺,光是金價就高達180萬台幣,加上大漆多重彩繪的單柄,以及南紅瑪瑙雕琢的壺鈕,市價絕對超過300萬台幣(人民幣約66萬),以如此金光閃耀的金壺沖泡金色包裝的武夷雀舌,可說特別「速配」了。


品味武夷岩茶一般來說,可分別從茶湯與茶香兩個方向來看:其一為走湯:包括水仙、老欉水仙等,香氣變換不大,茶湯厚實。其二為走香:茶品有肉桂、半天妖等,香型特色表現為濃銳的花香、果香與辛香。而湯、香並重則有吾人熟知的大紅袍、晚甘侯、北斗一號等,當然也包括香氣與湯水正岩具顯的「武夷雀舌」吧?不僅開湯後瞬間釋出的花香與果香令人沉醉,入口的醇厚甘潤與喉韻清冽,還有濃郁幽遠的岩韻等,都讓我回味再三。


帶來的金壺之所以取名為「珊瑚」,陳大師說靈感源自野柳珊瑚礁的質感風貌,最重要的是金銀材料的成色,因為創作的並非觀賞的古董,而是瀹茶專用的飲器,讓金離子、銀離子造就優良的水質,使得茶湯更為甜美吧?而就單柄(台灣茶人稱之為『側把』)來說:除了講究木質、優美的弧線造型與繽紛的表面等,最重要的是利用槓桿原理所呈現的「平衡感」,因此即便「金珊瑚」壺僅黃金即重達15台兩,手持不僅沒有沈甸甸的感覺,舉壺時也不會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人體工學具足矣。

author avatar
編輯部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