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不飲酒 桃療藥師提醒注意交互作用

服用藥品應避免使用酒精/示意圖。(桃療提供)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人會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地將喝酒與服藥混合。然而,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酒精能夠加速或延遲藥品的代謝過程,影響藥品的療效,甚至使其產生毒性作用,可能引發噁心、嘔吐、頭痛、嗜睡等症狀,嚴重者還可能導致呼吸困難或昏迷。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會與酒精產生交互作用的藥品類別,包含止痛藥(ibuprofen、indomethacin等)、鎮靜安眠藥(alprazolam、diazepam、lorazepam、zolpidem等)、抗生素(metronidazole、co-trimoxazole、cefamandole等)、降血糖藥(glimepiride、glipizide、glyburide等)、心血管用藥(lercanidipine、doxazosin等)等,這些藥品就算不是跟酒精同時使用,也可能因酒精在體內代謝過程長達數小時,因此產生交互作用。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吳靚妤藥師建議,無論是慢性病患者還是偶爾需要用藥的民眾,在服用任何藥品期間都應該避免飲酒、用藥前詳閱藥品仿單或說明書。若不慎服用藥品後想飲酒,應先諮詢醫師或藥師,了解所服藥品是否會與酒精產生不良反應。

author avatar
馮啟清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