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源記者/綜合報導】
清晨的寧靜,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地震撕裂。嘉義縣大埔鄉發生規模6.4的強震,雖然未造成毀滅性的災難,卻足以讓整個城市為之屏息。嘉義市的零星火警、瓦斯洩漏以及電梯受困的報告接踵而至,讓人不禁自問:這片我們稱之為「家」的土地,真的足夠安全嗎?
在地震的震撼過後,更多問題逐漸浮現:大樓與學校的水塔東倒西歪,水管破裂導致水流四散,幾乎成了災區的標誌。忙碌的水電師傅電話響個不停,手頭的工具成了他們在「救災戰場」上的武器,卻仍無法應付絡繹不絕的需求。這些畫面,像是一面鏡子,映出我們過往忽視的真相:老舊建築的脆弱,遠超我們的想像。
根據最新數據,全台灣超過30年的老屋已突破450萬戶,其中雙北市更占了150萬戶以上。這些建築,不僅在地震中容易損壞,平日的居住安全性也令人憂心。住宅消費者保護會顧問吳翃毅博士曾直言:「老屋重建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除了營建成本上升外,住戶間的協調與參與意願低,也是難題之一。」
然而,這些老屋為何依然吸引許多購屋者?其中,價格實惠無疑是主要原因。低廉的售價,對於預算有限的小資族而言,有著無可抵擋的誘惑。然而,在這些看似美好的價格背後,卻隱藏著無數未曾揭露的危機。尤其是電線老化、水管腐蝕等「隱形問題」,常常讓新住戶苦不堪言。許多購屋廣告標榜「管線全換新」,但實際入住後,滲漏水、短路等問題卻接踵而來,讓人防不勝防。
這次地震無疑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老屋問題不僅是個人或家庭的隱患,更是政府與產業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政策層面上,加速危老改建與都市更新計畫是否能成為未來的重點?針對購屋族群,是否應提供更透明的資訊與補助方案,減少因資訊不對稱而引發的糾紛與安全隱患?
水電的專業性,也成為保障居住安全的重要關鍵。一位水電師傅分享了他的施工經歷:某家庭廚房改造時,他不僅小心翼翼拆除舊管線,還根據設計圖紙重新鋪設管線,並經多次測試確認無漏水或短路後,才進行最後的封槽作業。這樣的專業態度,應該是每一位技術人員的基本標準。
面對老屋改建的挑戰,日本與韓國的經驗或許值得我們借鑒。他們透過完善的技術規範與政策支持,成功將老屋改建轉化為全民共識,並提升居民的參與度與接受度。例如,日本的「耐震診斷補助制度」,有效地促進了老屋的耐震改造,也讓居民更安心地面對自然災害。
台灣是否也能迎頭趕上?讓每一棟老屋都成為堅實的堡壘,而非隱藏危機的陷阱。未來,當下一次地震來襲,我們是否能坦然無懼地站在這片土地上,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家園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