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新聞/編輯部
基隆市政府自112年1月推動「行人友善」政策以來,於人潮密集路口開始執行汽機車停讓行人的宣導,逐步進入勸導期、執法期,期望車輛駕駛人接近路口行人穿越道都能養成慢看停的習慣,並由工程、執法、教育、宣導、監理等各面向加強改善,形塑「行人友善」的人本交通環境,實施以來,112年行人交通死傷395人,比111年511人,減少了116人(-22.7%),已見初步成效,113年1至8月行人交通死傷計250人,也較112年1至8月261人減少11人(-4.2%);為持續減少行人交通事故、降低行人死傷人數,基隆市政府將自本(113年11)月起啟動第二階段「行人有序」政策宣導期,並於114年1月起啟動勸導執法期,以持續降低行人交通事故死傷機會,並以「行人有序,安全有您」主題,藉由提昇行人安全意識來精進行人的交通安全;主要內容有:
(一)應遵守行人號誌,安全通過最明智:
穿越馬路時,行人必須遵守行人專用號誌的指示。這不僅是法規的要求,更是保護自身安全的必要措施。許多交通事故的發生,往往源自於行人闖紅燈或未依號誌行走所導致。因此,認識交通號誌的重要性,並強調在行人號誌燈紅燈亮起時絕對不要逾越人行道,是避免意外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路口慢看停,行人停看聽:
駕駛者在路口慢行、停讓行人,能夠大幅降低事故發生的機會。同理,行人在接近路口時,應對周遭環境保持高度警覺,行人在過馬路前,應養成先「停」下來觀察的習慣,並仔細「看」左右來車,確認無來車後再行動。此外,仔細「聽」四方車輛的聲音,能讓行人更好地判斷安全性,確保安全通過。
(三)確認秒數再通過,安全事項不遺漏:
在過馬路時,行人應該合理評估自己的過馬路時間。例如,過一個車道大約需要5秒,四個車道則需20秒。在面對即將變燈的情況時,若發現剩餘的時間不夠,應該選擇等待,而不是強行衝過,這樣不僅容易跌倒,也可能忽視周圍的交通狀況,增加風險。因此,培養這種評估時間的習慣,有助於提高過馬路的安全性。
(四)等待不過近,安全更放心:
在等待號誌變化時,行人應保持一定距離,避免站立於馬路邊緣。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被過路車輛擦撞的風險,還能為自己提供更多反應時間。即使是短暫的等待,適當的距離也能為行人提供額外的安全保障。
(五)行人請走行穿線,路段中間不穿越:
於設有行人穿越道的路段,行人必須遵循行人穿越的規定,絕對不可隨意穿越道路。這是維護交通安全的重要規範。尤其在設有護欄的路段,更應避免任意穿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險。透過教育宣導,提升行人對遵守交通規則的認知,將有效改善交通安全環境。
(六)走路不滑機,安全好放心:
行人常在走路時使用手機,這樣的行為極易分心,造成意外事故,特別是在過馬路的時候。走路時低頭看手機不僅會影響行走的穩定性,還可能忽略周圍的交通狀況,導致被車輛撞擊或跌倒。因此,應該呼籲民眾在行走時集中注意力,特別是在交通繁忙的路段,避免因為一時的疏忽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七)巷道謹慎靠邊行,面向來車安心行:
在狹窄的巷道或人行道行走時,行人應時刻保持警覺,若無人行道,可以儘量面向來車行走,隨時注意行駛的車輛。狹窄的空間往往使得行人與車輛之間的距離變近,一旦車輛突然出現,可能會造成危險。定期宣導行人在此類環境中保持注意,增強自我防範意識,能有效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八)雨天夜間更注意,人人視線多留意:
在雨天和夜間,視線常常會受到影響,行人應該格外謹慎。使用雨具時,務必確保不遮擋自己的視線,也要注意雨具可能會阻擋其他行人的視線。另行人應選擇明亮、反光的衣物,以提高自己在低能見度環境中的可見性,讓駕駛者能更早發現行人。本市為下雨日數較多的城市,加強提醒行人注意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基隆市政府表示除將持續推動行人友善政策,執行校園周邊改善計畫、提升道路品質公共環境改善計畫、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設置綠底行穿線、放大型行人號誌燈、行人早開時相、行人專用時相、加強路口車輛禮讓行人執法,以工程、教育、執法、宣導、監理等面向,維護行人交通安全、打造友善行人的安全環境;更期望透過第二階段「行人有序」政策的推動,提昇行人的安全意識來精進行人的交通安全;駕駛人接近路口務必慢看停、行人過馬路要走行人穿越線、不看手機在足夠秒數快速通過,大家一起來型塑本市的人本交通-停讓文化,保障大家的道路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