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度以「茶」為主題的世界文化遺產-景邁千年古茶園典藏茶開湯


文/攝影:吳德亮

2023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通過決議,將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的「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是全球首次以「茶」為主題的世界遺產。生生不息的景邁萬畝古茶園,始終為世居當地的傣族與布朗族按時採摘,做為祖先留下取之不竭的無窮財富。根據傣文記載,古茶樹園區始於傣曆57年(西元69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由於布朗族先人叭岩冷的先知遠見,他留給後代子孫的遺訓說:「留下金銀財寶終有用完之時,留下牛馬牲畜也終有死亡的時候,唯有留下「臘」種,方可讓子孫歷代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在布朗族語中,「臘」即為茶葉,叭岩冷的睿智遠見不僅庇蔭了後代子孫,也為源遠流長的茶文化奠定了厚實的基礎,所探索出的「林下茶」種植技術,歷經千年的保護與發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諧的獨特文化景觀。


2001年春天,我第一次前往景邁,當時還稱為「思茅地區」的普洱市並無航班,高速公路也還未全面開通,從省城昆明花上14小時漫長車程抵達思茅過夜,翌日經4小時多到瀾滄;從瀾滄縣城前往惠民還要2小時以上。尤其山路彎彎曲曲且大多坑坑洞洞,遇到路面嚴重破損塌陷還得拜託當地農民幫忙推車。好不容易抵達惠民後,仍須換乘四輪傳動吉普車前往半山腰的曼根傣族村寨,再搭乘農民耕作與運輸慣用的曳引機,在崎嶇窄小的山徑足足搖晃震盪數個鐘頭,才能看見萬畝古茶園的遺世勝景。


經我在兩岸多次報導,吸引不少茶商進入景邁,遠在美國的台商蔡君就是其中之一:2003年春天,正當SARS肆虐兩岸三地與亞洲大部分地區,所有入境均需受到隔離的敏感時機,來自新竹北埔的客家人卻昂首闊步踏進了瀾滄,成立「瀾滄裕嶺一古茶園開發有限公司」,以每年22萬人民幣的代價取得50年的林權證、萬畝古茶園50年經營權。為了不負千年古茶園的美名,完全採取「有機食品」的嚴苛標準,從茶葉採收不落地;廠房一律穿戴防護衣、帽、鞋套、口罩方可進入的控管,到生產過程、蒸壓採用古法石磨,炒菁則使用天然氣,避免木柴或炭火造成污染、破壞環境生態。甚至連內飛與外包茶票紙都要求「食品級」。果然投產後第二年就陸續獲得先進大國的有機認證,包括歐盟EU2092/91有機茶認證、日本JAS有機茶認證、美國NOP有機茶認證,2007年再取得中國認證;成了全球唯一榮獲四大國際有機認證的普洱茶。


從2010年首度申請世界遺產至今,歷經13年累積的古茶樹茶菁所壓制的「與天久長」典藏餅,我抱持虔敬的心剝開少許,但見餅面條索飽滿肥碩,散發油亮的光澤霸氣,由於多採自千年以上的古茶樹,在茶則上聞之就特別純淨無雜氣,保留了海拔1700多公尺茶山的陽光飽滿山頭氣,開湯後亮黃通透且充滿強勁活力,不僅有別於一般新茶的生澀,強烈的山野氣韻且瞬間爆發,說不出的溫潤、黏稠與甘醇,花果香尤其明顯,持續在舌尖與味蕾之間來回放送,回吐的喉韻更在口腔內婆娑共舞,二、三泡後湯色也從嬌黃轉至金黃,氣韻柔和悠長,杯底的冷凝香也格外突出,千百年來不斷吸收日月精華所孕育的古樹茶果然了得。難得的是強勁的茶氣與回甘持久,冷香餘韻加上柔嫩開展的葉底,堪稱可以立即品飲又能藏諸名山的上選了。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