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點廢變黃金、技術輸出潛力強 晉身亞太區循環農業領頭羊

  全球颳起一陣循環經濟熱潮,臺灣的循環農業也有相當耀眼的發展。農委會於今(3)日舉辦「2020循環農業環島列車」返航記者會,發表推動循環農業的技術成果。自106年起整合農、林、水、畜各試驗所與相關學術、技術研究、產業單位等,農委會推動「農業資源循環產業創新」計畫,成果斐然。國內循環農業資源的再利用量,108年為5.2萬公噸,109年達12.5萬公噸,成長率超過200%,累計至目前為止已完成資源再利用量共17.7萬公噸。在減碳效益方面,108年累計為3.7萬公噸,109年成長至6.1萬公噸,共計9.8萬公噸,相當於25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此外,該計畫累計促進產業投資8.4億元,以及數十項產業媒合、技術轉移等,為臺灣農業走向循環經濟,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農委會表示,臺灣循環農業一直積極落實「源頭減量」、「循環減廢」、「加值利用」三大行動策略,近年來更透過產業的創意與技術革新,推出不少讓消費者眼睛為之一亮的明星產品,讓循環農業走入大眾生活,成為市場新寵。例如芒果仁油、鴨油、魚鱗與豬隻肺臟萃取膠原蛋白等,紛紛擠身保養品市場,既是愛美仕女們的福音,也讓農畜產廢棄物翻轉變黃金。另豬肺臟原料萃取出第一型膠原蛋白飲品,技轉廠商未來每年約可處理120公噸肺臟,預計至少有286萬元膠原蛋白粗萃液利潤。水產試驗所也推出牡蠣殼變身加熱包的套組技術,不僅解決臺灣每年16.9萬公噸廢棄牡蠣殼的處理困擾,也預計每年為業者帶來至少1,035萬元以上營收。林業試驗所採用木竹剩餘資材,推出具有抗菌功用的臺灣杉及山胡椒「紙香皂」產品,在後疫情時代,成為民眾環保又便利的健康小幫手。該產品每年可運用林業剩餘資材約300公噸,創造1,200萬元的新產值。

  農委會指出,臺灣一年大約有487萬公噸的農業廢棄物。過去大多以堆肥或就地掩埋等方式處理,加重環境負荷。透過循環農業技術研發導入,農業廢棄物不再是廢棄物,而是「可用資材」,透過循環再利用皆能產生新價值。農委會期望未來兩年能透過料源平臺建置、政策法令建議規範、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與農業生產各項核心知識等,更有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逐步達成減廢零廢目標。而為了推廣循環農業研發成果,增進產業與民眾對循環農業的支持認知與收集回饋意見,農委會「2020循環農業環島列車」活動自10月6日正式啟航,11月3日返航,辦理共18場次循環農業技術成果發表與宣導會。參與業者與民眾普遍以「集運處理」、「再利用設備與技術」、「產品開發」以及「循環園區的建立」等為循環農業推動的關鍵因素,並投以高度的期待。參與民眾有80%以上表達認同循環農業,並願意投入相關產業或支持相關產品,顯示臺灣循環農業已穩健落實,相關議題也愈來愈受肯定與關注。

  農委會強調,臺灣循環農業具有先進技術、產業模組複製快、產業與大眾支持認同度高等優勢,可勝任亞太地區循環農業推動的領頭羊,未來將循環農業技術模組導入東南亞其他國家,可望帶動更多發展與影響。針對東南亞多為小規模生產、養殖的趨勢,期將合理化施肥與精準飼養管理,透過搭配耕作模式與飼料配方輸出國外。農業廢棄物料源利用模式,則可透過產業鏈結推動至國外設廠,帶動四周國家的循環農業事業,創造更大的商機。

  農委會另為持續喚起各界關注循環農業議題與國內外發展趨勢,由該會與亞太糧肥共同舉辦「以減少糧食浪費與廢棄物再利用探討循環農業的實踐與效益」國際研討會,將於11月5日至6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登場,敬邀所有支持循環農業與減少糧損行動的民眾,以線上或現場的形式一起來參與,共襄盛舉。

主委致詞

合照

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