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作業環境下 職業性熱急症的預防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全球氣溫逐年上升,暖化現象持續肆虐,而戶外勞工由於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中暑的案例層出不窮,特別是像營建工程等需要進行重度體力勞動的工作者。因此勞動部於民國103年7月1日修訂「高溫作業勞工作息時間標準」以及「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旨在保護勞工的身體健康。這些修訂規定雇主應在高溫工作場所外提供休息、飲食等設備,並採取一系列危害預防措施,以預防高溫環境引起的熱疾病。接下來,我們將探討戶外高溫作業環境下的職業性熱急症預防措施和引起熱急症的相關真相線索。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Heat Index
Heat Illness Risk

綜合溫度熱指數與危害預防措施: 熱疾病在高溫作業環境下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勞工容易因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中而導致熱急症。雇主應採取以下危害預防措施來保護勞工的健康:

  1. 降低作業場所溫度:提供陰涼的休息場所或使用電風扇等設備來降低作業場所的溫度。
  2. 提供飲料和鹽水:雇主應提供適量的飲料或食鹽水,以補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
  3. 調整作業時間: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重度體力勞動,合理安排工作時間。
  4. 增加巡視頻率:增加作業場所的巡視頻率,及早發現和處理可能的危險狀況。
  5. 健康管理和適當安排工作:監測勞工的身體狀況,確保其適應高溫環境的能力。
  6. 留意勞工健康狀況:在勞工進行作業前和作業中,密切觀察其身體狀況,一旦發現異常,立即採取措施。
  7. 熱疾病預防宣導:向勞工提供熱疾病預防相關的教育和宣導,增加他們對高溫作業的認識和警覺性。
  8. 建立應變機制:建立緊急醫療、通報和應變處理機制,以應對突發情況。

在進行高溫作業環境下的熱急症預防時,我們需要參考相關研究和專家意見。例如,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游文茹的建議,高溫作業環境下可使用電風扇和低溫細水霧來降低環境溫度,並提供淺色、透氣和易排汗的工作服,以及運動飲料、含少量鹽的冷開水或膠質飲品。同時,作業現場應採團隊作業,密切關注氣溫變化和紫外線指數,並加強勞工熱危害教育訓練。

【職業性熱急症預防措施】

為了預防高溫環境引起的職業性熱急症,勞動部針對雇主提出了以下危害預防措施:

  1. 降低作業場所溫度。
  2. 提供陰涼休息場所。
  3. 提供適當飲料或食鹽水。
  4. 調整作業時間。
  5. 增加作業場所巡視頻率。
  6. 實施健康管理及適當安排工作。
  7. 留意勞工作業前及作業中的健康狀況。
  8. 實施勞工熱疾病預防相關教育宣導。
  9. 建立緊急醫療、通報及應變處理機制。

勞動部的高溫作業勞工作息時間標準針對輕工作、中度工作和重度工作分別制定了不同的工作時間比例。這將有助於勞工適應高溫環境,減少職業性熱急症的風險。

【熱急症分類及處理】

職業性熱急症包括熱壓力症、熱筋攣、熱封厥、熱衰竭和熱中暑。其中,熱中暑是最嚴重且高風險的熱危害,可能導致永久性的神經損害。而在處理職業性熱急症時,應根據患者的症狀和病情進行適當的急救處理,包括移離高溫環境至陰涼處、解除緊身衣物、擦拭冷水、補充水分並及時就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職業醫學科建議】

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游文茹建議,高溫作業環境下應提供陰涼的休息場所,並使用電風扇和低溫細水霧等措施以降低環境溫度。同時,提供淺色、透氣且易排汗的工作服,並建議勞工多飲運動飲料、含少量鹽的冷開水或膠質飲品,以補充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此外,強調作業現場應該採取團隊作業,密切關注氣溫變化和紫外線指數,並提高勞工對於高溫作業危害的教育訓練。

高溫作業環境下職業性熱急症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勞動部修訂的高溫作業勞工作息時間標準和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對於保障勞工健康至關重要。雇主應採取危害預防措施,提供適當的休息和飲食設施,同時密切關注勞工的工作狀況。勞工本身也應接受熱疾病預防相關的教育,提高對高溫作業的警覺性,確保自身的健康安全。在戶外高溫工作環境下,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預防職業性熱急症的發生,保護勞工的身體健康。

新聞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游文茹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