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買賣成全民運動 資產規模突破2.7兆

財訊雙週刊

台灣ETF發展至2023年已步入20年個年頭,逾2.7兆資金參與、超過600萬的受益人數,買賣ETF已經成為全民運動。ETF就像雪球般,愈滾愈大,已躍為資本市場不可忽視的新勢力。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以「台灣ETF 20年」為題,回顧ETF 20年進化史,同時藉由專家實戰分享,找到創造更高報酬率的投資心法。

ETF市場這幾年呈現跳躍式的變化,根據《財訊》報導,2020年3月,台灣ETF市場苦熬了17年,才誕生第100萬個受益人數;但從2020年起至2023年3月,才短短3年的時間,就創下第500萬個受益人數,「ETF竄起來,真的就是這幾年!」ETF火熱最根本的關鍵,還是因為有愈來愈多的投資人嘗到了「績效」的甜頭。其實ETF走勢並不牛皮,目前已有好幾檔獲利「翻倍」;像是台灣第一檔ETF「0050」,這20年來含息報酬率高達5倍,還有成立3年就翻倍的國泰費城半導體ETF,這些成績單,都大大提高投資人的參與意願。

調查顯示年輕人參與ETF比率攀高

台灣ETF從原本的乏人問津,到今天成為「新國民理財運動」,可說是走過一段波折的歲月。時至今日,台灣ETF發行檔數最高來到236檔,規模逾2.7兆元,受益人數超越600萬人,吸引16家投信業者搶進,ETF已成投資市場最熱的話題、投信業吸金的保證。其中一大關鍵,是基金市場資金流已向ETF靠攏。國泰投信統計,2020年主動型基金淨申購金額高達2640億元,當年度ETF甚至出現淨贖回200餘億元;但到2022年,主動型基金淨申購僅剩400餘億元,而ETF淨申購金額竟飆上7625億元,如果說ETF儼然成了個股之外的「新國民理財商品」,早已當之無愧。

《財訊》報導指出,ETF在這幾年迅速竄起的關鍵原因,則與3項投資結構改變有關。第一是年輕人與小額資金湧入,滲透面向擴大。第二是投資人付出的成本愈來愈低。第三就是「高股息」關鍵字一出,很能吸引投資人埋單。隨著全球升息腳步不見放緩,投資人對於穩定又能打敗定存的收益來源更加重視;華南永昌投信董事長黃昭棠就認為,當市場成交量大時,主題型ETF容易出頭,尤其「高股息」當道,幾乎已成票房保證。

未來,ETF可望持續往「高息」趨勢發展,只要具有高殖利率的股票或債券ETF,仍將是熱門吸金標的。此外,這幾年ESG已成為趨勢,將ESG納入篩選條件的ETF,更容易獲得投資人目光。ETF吸納投資人龐大的資金後,投信公司就必須按照ETF追蹤指數的成分標的與比率,進場買入股票或債券,帶起了台灣資本市場近年的波動,尤其規模巨大的ETF出現成分股調整時,無論是剔除或納入,都不可避免地加劇個股多空討論度,這股資本市場新勢力形成的效應,也是值得投資人關注之處。

註:ETF(英文: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全名是交易所買賣基金,也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是指買賣交易方式和股票一樣的指數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