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新聞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受到新冠變種病毒疫情的影響,居家隔離、快篩檢疫、禁足、停班、停課、封城…將成為常態,如今,風險最高的事,竟然是人與人的實體接觸。疫情正把「零接觸經濟」,推向前所未有的關鍵時刻。而「零接觸經濟」在疫情間成長最為突出。國際金融研究機構指出,遠端醫療、學習、工作、外送等4大遠距產業,預估5年內將成長至少80%,產值上看16兆元台幣。為因應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的影響,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長期輔導台灣各地小微型企業發展,提供各項優質的商品及服務,讓台灣民眾在不能出國、避免群聚感染的同時,也能透過台灣版的「零接觸經濟」感受到滿滿的幸福。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超過一年的時間,使「與人接觸」成為極具風險的事物,「保持社交距離」成為全球抗疫共識。新冠肺炎疫情不僅衝擊全球經濟,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更大幅影響企業的運作形態。
台灣為數眾多的小微企業,提供民眾日常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所需,更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深化中小企業數位參與計畫」透過數位與群聚的手法,鼓勵8家以上在地企業自主集結與合作,串聯彼此資源與力量,培養運用數位工具的自主能力,強化數位營銷與提升小微企業的永續經營。六年來共已遍及台灣21縣市、197個鄉鎮,促成台灣小微型企業籌組超過175個數位群聚,並協助帶動超過至少2.6億元商機。
據了解,在各國陸續實施封城、鎖國等相關防疫政策,雖嚴重影響了旅遊觀光、傳統餐飲與實體零售業,卻也不斷出現前所未見的新商業模式,從進修學習、工作會議、系統流程、展會表演與金流支付等,人們在生活與工作上都會面臨的各項層面,紛紛出現嶄新的媒介工具與系統,為社會變化注入了新能量,建立起新的常規,也促成「零接觸商機」及「宅經濟」這些新科技應用與服務創新的快速興起。
在地群聚的小微企業中有不少女性經營者,高雄的火星糖「糖西國際」創辦人周秀林,原是家庭主婦的她,在家人鼓勵下,將做給老公配茶的「火星糖」拿來創業,初期雖頗受歡迎,卻也因只有單一口味而遭遇銷售瓶頸。在加入數位群聚後,她學會運用社群媒體、客戶數據分析等數位營銷技巧,一步一腳印操作,成功打響品牌也透過網路快速傳播聲量,成為年銷三千萬元的著名高雄伴手禮,也開拓產品新吃法與新客群,並開始進軍國際市場。
原本從事幼教老師,後來為愛從台北遠嫁嘉義,「崇美農場」創辦人林美珠雖然轉作農婦,但堅持友善土地及食農教育的推動,熱情的她呼朋引伴組成數位群聚並擔任領導人,與鄰近小農業者一起學習運用網路銷售生鮮蔬果,並運用農場場地的優勢及自己的教育專業,串聯夥伴們打造具特色的旬味食農體驗小旅行活動,也藉由拍攝職人影片創造話題,翻轉傳統農業的形象。
苗栗的二妹鹽焗雞創辦人黃添燕,從廣東梅州遠嫁來台,為了陪伴女兒成長,想到可以將家鄉味推廣給親朋好友,於是辭去餐廳廚師的工作決定創業,推出結合台灣在地食材的特色鹽焗雞。並集結苗栗新住民姊妹一起組成數位群聚,透過數位工具、網路宣傳等推廣異地美食並帶進商機。
中小企業處胡貝蒂副處長指出,疫情帶來市場的重大改變,從「零接觸經濟」到內需市場的蓬勃,也觸動台灣企業進行數位轉型的趨勢與契機,小微企業更是不能缺席。「零接觸經濟」成功的關鍵不在科技工具,而是在於企業能有變革創新的思維。未來經濟部除將繼續陪伴小微型企業學習與成長外,為協助受輔導業者搶攻「零接觸經濟」商機,經濟部輔導業者的平台內有遍及全台各地的蔬果食品、文創手作、餐飲旅遊、涮嘴零食、伴手禮盒,以及雜貨小物…等多項產品,消費者只需手指動一動就可以導購到店家銷售頁面,就是「零接觸經濟」的好選擇。更多訊息,可逕上「購世代網站」(https://gostyle.org.tw)、或「中小企業頭家E就發」網站(https://www.198.org.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