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醫療雙法通過 台灣生醫產業新機會

財訊雙週刊提供

財訊雙週刊

隨著人口進入高齡化,疾病複雜性愈來愈高,再生醫療雙法已三讀通過,在法規接軌國際後,哪些救命新療法可望嘉惠病患?療效與費用也是各界關切焦點。此外,當台灣法規接軌國際,更是台灣生醫產業進軍全球市場機會;台灣擁優勢的醫療服務及科技實力,有利吸引海外廠商爭取合作;台灣生醫產業能否藉此機會彎道超車,誰又會在新一波革命中脫穎而出呢?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製作「再生醫療新革命」專題,完整解讀再生醫療雙法通過後的效應,同時透過關鍵問答,讓民眾一次看懂再生醫療的療效、費用及保險給付等問題。

《財訊》報導指出,再生醫療涉及基因、細胞工程,完全不同於過去大家熟知的小分子藥、大分子藥,因此再生醫療將開啟第三波新藥革命。它與傳統的新藥開發概念完全不同,以自體細胞治療為例,主要是先抽取出人體細胞,經專業機構進行擴增或修改後,再輸回體內對抗疾病,整個療程須由醫院配合執行。細胞與基因的發展相對年輕,新世代的研究有AI助陣,而製造能力是亞洲強項,再加上新療法很需要在地醫療體系的搭配,歐美不再是絕對的主導者。一場國際醫藥的新版圖卡位戰就此上演。

今年六月四日,立法院通過「再生醫療雙法」,正是台灣站上國際擂台的新起點。台中榮總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中心主任李冠德形容:「這個法規有三個重點─病人可以更快接受新的療法;廠商有指引,不會綁手綁腳;還有,也讓國際知道台灣有再生醫學產業了。」

這類新興療法,由於各國法規還在不斷調整,因此會有不同的名詞定義。在歐美國家的法規中稱為「先進醫療」或是「細胞與基因療法」,而台灣則統稱為「再生醫療」。根據台灣法規的定義,「再生醫療」包括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組織工程;至於最近市場相當夯的外泌體,因為屬於細胞分泌出來的衍生物,也納入再生醫療雙法管轄。

《財訊》報導指出,再生醫療雙法的最大意義是,「國際怎麼看台灣!」台寶生醫執行長楊鈞堯指出,雙法過關後,國外客戶確認台灣法規已接軌國際,洽商的案件大增。再生醫療雙法預計年底完成子法細則,明年正式施行。過去五年,台灣透過自費的細胞治療,將醫院與生技產業串聯起來,生態系逐漸完善。其中,上市櫃含興櫃的再生醫療公司20餘家,臨床試驗步入二期以上的案子也有將近20件,已然蓄勢待發。

【完整報導詳見財訊7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