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婉柔/屏東報導)
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中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可見,中醫歷來預防重於治療。面對現代五花八門的疾病,以及發病年齡越來越低、亞健康人越來越多的狀況,利用中藥草進行養生保健,或許是保養身體不錯的一種方法。
現代人壓力、熬夜晚睡、情緒起伏也大,容易導致肝的健康亮紅燈。肝不好易出現情緒不佳、失眠、口乾舌燥、口臭、口苦,身體不舒服。
生活忙碌壓力大 難以入睡睡覺貼上中藥房艾草代謝足貼,排除濕氣 促進代謝 沒煩惱~~~平時我的體質容易水腫,早上起床後雙腿走路變得很輕盈,也沒有皮膚過敏的情形這也是我平時有在保養使用的貼布。
你也會患有合併肌肉疼痛以外的病症,比如睡眠障礙有那找不到明確原「這裡痛、哪裡痛」卻找不出原因的經驗嗎?詢問中醫師表示,門診中有不少這樣的個案、全身疲勞、焦慮不安等。
中醫師表示,中醫理論中對於「痛症」發生的敘述有「不通則痛」與「不榮則痛」。前者說明身體本應氣血暢通之處,若因某些原因導致塞不通,就很可能出現局部脹痛、刺痛症狀;後者則是因身體狀況不佳或氣血不足,局部組織無法獲得足夠營養,也是導致疼痛發生的常見原因之一。有閒暇時間可以自行穴道按摩,養生保養。
因此,想改善疼痛問題,日常充足睡眠及攝取足夠營養非常重要,同時醫師也建議,透過穴位按摩促進氣血運行,疏通局部氣滯血瘀,可以更大程度避免疼痛發生。
【按摩穴道緩疼痛】
頭頸部
▲太陽:兩側外眼角和眉梢中間,往外延伸的凹陷處▲攢竹:兩側眉頭凹陷處
手部
▲曲池:手肘外側,肘彎起後橫紋結束的凹陷處▲手三里:曲池穴下方約3指寬處▲合谷:手部虎口處
腿部
▲陽陵泉: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足三里:膝蓋外側下方凹陷處,向下4指寬處▲太衝:第 一、二腳趾骨交接凹陷處
心臟的求救信號:長期出汗。大腦的求救信號:突然頭暈。肺部的求救信號:長期咳嗽。骨骼的求救信號:突然變矮。腎臟的求救信號:眼腫腳腫。肝臟的求救信號:臉色發黑。血管的求救信號:身體發麻。身體的信號隨時隨地去感受及可改善,願朋友們多注意身體的變化吧!預防勝於治療。多關心自己的身體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