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新聞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擔心手上有病毒而一直洗手,是生病了嗎?」小薇的母親憂心的詢問醫師。疫情開始時,小薇還是國小學生,當時雖然戴口罩上課、有時遠距上課有些困擾,但小薇仍然快樂地從國小畢業。升上國中後遇到大規模流行的疫情,學校老師和爸媽時常提醒維持清潔的重要性,小薇每次外出返家,都認真洗手消毒、換下外出的衣物。
疫情趨緩之後,小薇仍然很在意自己的清潔,每次回家都花一、兩個小時洗手消毒,甚至因此影響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與讀書進度。最近一段時間,小薇甚至因家人想去逛夜市,但她反對,而彼此爭執了起來,家人有些不能諒解並責備小薇。那次的爭執加上看到小薇整天為了清潔惶惶不安,手也洗破皮,家人決定和小薇一起到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精神醫學部門診諮詢。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精神醫學部王彥欽醫師經問診了解小薇的想法後,發現小薇自己也發現,無論清潔做到什麼程度,自己的腦袋好像就是會一直覺得手上仍有不乾淨的地方,只好不斷重複清洗,其實自己也洗得很煩了,還是沒辦法停下這些擔心的念頭。除了手上可能有病毒,小薇也時常擔心在外面活動時,不小心在沒注意的時候碰觸到髒東西,所以整天都很緊張,甚至沒辦法唸書。醫師向家人解釋這是強迫症的症狀後,家人才理解原來小薇最近的成績退步,不只是因為課業變難或壓力太大,而是心裡掛記著這麼多煩惱的事。
█兒童及青少年的焦慮症及強迫症
王彥欽醫師說明,許多強迫症及焦慮症第一次發生時都在兒童及青少年期,強迫症包含持續且反覆出現的一些想法、衝動,而對個案造成困擾,以及為了忽略或壓抑這些強迫思考而出現的重複行為。強迫思考也不一定關於清潔,例如有些個案總會反覆檢查家裡的門窗、瓦斯、電器等,有些則是在丟掉東西時,就出現許多憂心,這都可能是強迫症的不同表現。
王彥欽醫師提醒,焦慮及強迫症都是可以治療的精神疾病,可藉由醫師專業評估,找到個案心裡擔憂的原因,正確建立診斷,並引導家人成為孩子協助的力量,而不是壓力的來源。同樣反覆洗手的動作,有些孩子是因為停不下來的強迫思考,有些是因為各種原因造成的過度擔心,其他的診斷,例如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孩子,也可能因為堅持自我建立的規矩,而重複這些動作,都需要仔細釐清後使用不同的方法協助。
█焦慮症及強迫症的治療
王彥欽醫師解釋,和成人的治療類似,兒童及青少年的焦慮症及強迫症可以使用抗憂鬱藥物治療,調節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也可以加上認知行為治療或其他心理治療,在跟專業治療者談話的過程中整理腦中的焦慮來源,轉化僵固的思考,增加認知的彈性,慢慢建立不會影響生活的行為反應模式。這些改變並不容易,新的想法與行為可能帶來焦慮,這時可以積極練習適當的放鬆策略,身邊重要他人的支持也扮演重要的協助角色。
強迫症的治療方式,以案例小薇來說,在找出強迫症是造成不停洗手的原因後,醫師與小薇、家屬討論決定開始以藥物治療,並且和小薇共同開始一起練習,關於髒污的念頭出現時,如何在腦中理性的尋找相反的證據進行轉換思考,而在想洗手時如何建立一個不會過度,但應該足夠清潔的流程,並和小薇一起練習焦慮時可以轉移注意力的各種策略。家人不再責備小薇,且不讓小薇獨自面對焦慮,而是給予重要的支持。經治療小薇雖然還是會留意自己的清潔狀態,但已不會過度、或感到困擾,更不再為此耽誤生活與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