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感冒

作者:自然療法醫師 陳鴻烈

人體中的氣來自於食物,從中焦脾、胃中來,中焦產生的精華其中之一就成為氣,黃帝內經中說「殼入於胃,以傳於肺」,肺主氣並傳其氣;黃帝內經又云「氣行則行血」又將中焦產生的精華之血由氣帶著血轉輸到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這樣全身上下都有力氣。
肺的疾病
1、肺經出現問題將導致以下症狀,如:手臂疼痛、背部酸痛、小便數欠,小便次數多,但每次之尿量少,這就是肺氣虛。
2、肺病中最普遍的一種就是咳嗽,但黃帝內經稱「五臟、六腑皆能令人咳,故咳嗽不只會咳嗽」,比如:咳嗽聲音嘹亮是「肺咳」,聲音很虛弱,有可能是「大腸咳」或「腎咳」。
咳嗽可分為兩類: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
①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是風寒、暑熱、燥火及細菌病毒感染等,它產生之現象出現發熱、頭痛、身病、咳嗽等現象。治法:喝708波動水及蒸鼎2-3次就好。
②內傷咳嗽:
大多數久治不癒甚至數月總是咳嗽,人就慢慢虛弱下去,如果咳嗽聲音嘹亮,咳出來是黃痰,說明體內能够化火,基本上已經接近治癒,咳嗽聲微弱而咳出來是青痰,說明身體已很虛弱了;若咳的是白痰,白痰是命痰,說明吐出來的是體內精華,已是危險訊號了。
3、基本上咳嗽也是排毒的一種,能咳嗽是一種「往外宣」治法,咳嗽之症最好用宣法,若吃消炎類藥品把病藏在裏面是隱患,宣出去便可以治癒。
4、感冒末治癒的後遺症:
(1)張仲景所著傷寒論,邪從表而入里,首先沿著膀胱經初入,循三焦經、肺經、胃經(以上是表)再從膽經入里,所謂入里是沿脾經、腎經而入肝經。表症好醫治,入里就不好醫治了,很多慢性病重症都是入里產生病兆而慢性化的。
(2)如其初感冒未治好產生鼻竇炎,鼻竇炎未治產生鼻咽炎,再者氣管炎、哮喘;其實鼻竇炎、鼻咽炎、支氣管炎、哮喘皆已慢性化了,治療此症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喝708波動水及再蒸鼎可治癒,後療養須長期補氣即吃人參四逆湯就可全癒。(氣喘於後詳談)
(3)類肺結核症:(治法如上項)
此種病雖未及肺結核症,但已很相似,這種症的發生主要原因是脾胃(土)不生肺(金),因久治未癒而入里,產生肝、腎虛弱。其現象和肺結核很相似,其症狀如下:
①子午潮熱:
在晚上子時(夜里11點至凌晨1點)和午時(中午11點到1點)是陰轉陽時段,子時是一陽生即陽氣初上,因陽氣虛;陰、陽氣機轉換不和諧,陽氣浮越或虛陽外越,陽氣不斷往外冒,人就覺得潮熱,它是腎虛極之表現。現在正值冬至前後,亦是年度—陽生之節氣;不僅陽氣亦初升,其氣流升降刻烈。民間有「冬至前後死人多」的說法,體虛者須注意了別感冒。
②盜汗不止:
患者中氣太虛、太弱,收藏不住(固攝不力)就會出現盜汗,它是脾極表現。
③面黃肌瘦:
因脾、胃虛,脾主肌肉,肌肉形體就會極地消瘦,又脾、胃主黃色故面黃。
④渾身乏力:
脾虛必濕,就會常拉肚子,並產生睏倦。原因是肺朝百脈,如果百脈不足整個人的氣機就會很虛,導致全身無力。
(4)氣喘之改善(必須蒸鼎):
此症因已久病,其中、元氣極虛,舌象:舌光剥,無苔而潤,多縱深裂紋,痰多,清稀白,燥熱,盜汗,尿頻、少,大便艱,足腫。
方劑可引用李可大師所創“回陽救心湯”(見回陽救心法P326頁),小劑量加杏仁6克,生半夏25克研粉(每次服)。本劑並未治喘而是斂中氣、固腎攝精及救肝風之卻脫。組成如下:
①人參四逆湯:大補元氣、滋陰和陽、益氣生津。
②張錫純之“來復湯”可補人參四逆湯之不足固腎攝精、收歛元素、當肝風動;元氣欲脫之兆它有「大收歛元氣、固澀滑脫」。
③杏仁能宣能降,生半夏能降肺燥、濕、化痰。

spot_img